电话:6135-5316-6135
伊朗国防部长访问青岛参与上合会议,面对复杂局势寻求突破
作者:admin 发布时间:2025-07-02 10:01
当伊朗国防部长阿齐兹・纳西尔扎踏上前往中国的专机,他的公文包里不仅装着上合组织的会议议程,更背负着整个国家在生死边缘的战略抉择。在美以军事威胁如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、国内核设施刚遭重创的至暗时刻,这场青岛之行堪称伊朗外交史上最惊险的 “走钢丝” 行动。过去 12 天,伊朗遭遇了自核协议破裂以来最严峻的军事危机。6 月 13 日,以色列先发制人发动 “黎明闪电” 空袭,美军 B-2 轰炸机紧随其后对伊斯法罕核设施进行 “定点清除”,瞬间摧毁伊朗 3 座离心机厂房。这场袭击让伊朗核计划倒退至少 18 个月,更让德黑兰意识到:在美以军事同盟的绞杀下,单纯的武力反击已难以破局。此时选择现身青岛,既是对美国 “孤立伊朗” 战略的直接打脸,更是向国际社会发出求救信号 —— 伊朗急需找到能与西方抗衡的战略支点。国内强硬派的压力,同样让防长此行如履薄冰。革命卫队高级将领公开放话 “宁可玉石俱焚也不向美国低头”,议会中的保守派议员甚至联名要求退出任何与西方有关的谈判。在这种极端民族主义情绪高涨的背景下,防长赴华参会的每一句话、每一个动作,都可能被解读为 “软弱妥协”。为防止内部舆论失控,伊朗官方在启程前刻意保持低调,甚至未公布具体行程细节,可见其处境之艰难。地缘政治的困局更将伊朗推向绝境。美国主导的第五舰队在波斯湾陈兵百万,霍尔木兹海峡的石油运输线随时可能被掐断;以色列摩萨德策划的 “内部瓦解” 行动,已导致多名核科学家离奇死亡。在这种腹背受敌的情况下,上合组织成为伊朗唯一的 “救命稻草”。俄罗斯作为军事盟友,可能提供先进防空系统和核技术支持;中国庞大的能源需求,则能帮助伊朗打破石油出口封锁。伊朗防长此行,本质上是用外交突围为军事防御争取时间。国际舆论场的暗流同样凶险。西方媒体提前渲染 “伊朗参会是作秀”,试图将上合组织会议污名化为 “反美俱乐部”;部分中东盟友对伊朗 “向东靠拢” 持观望态度,担心此举会激怒美国。伊朗防长既要在上合会议上争取实质援助,又要避免被贴上 “亲华反美” 的标签,这种平衡术的难度,不亚于在雷区跳舞。这场危机四伏的外交行动,折射出伊朗在夹缝中求生存的悲壮。当防长站在青岛会场,他说出的每一个字都关乎国家命运 —— 是继续充当 “中东火药桶” 的被动承受者,还是借上合之力改写地缘政治版图?这场豪赌的结果,不仅将决定伊朗未来十年的国运,更可能成为全球多极化格局加速演变的关键转折点。热点观察家作者声明:作品含AI生成内容

电话
6135-5316-6135